Nature杂志继续推行免费论文共享服务
研究绿色因素对各级政府和企业评级的影响路径、影响程度等,合理确定评级标准与方法。
随机监测,即市环保局牵头,对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随机采样监测并进行在线数据有效性审核,凡发现随机采样监测数据与在线数据误差超过国家规定范围的,一律视同企业伪造数据,在对企业高限处罚、媒体曝光的同时,对其相关人员按照法律法规移送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三是严管市政工程扬尘。
(二)严防严控阶段(2016年11月1日-2017年2月28日)9.重污染企业严控减污。市建设局负责,对市区道路开挖等市政工程进行复查,在10月15日前全面完成城区主次干道及破损桥梁的维护及油护工作。七是市生态建设局及近郊四区政府按照管辖权限,10月31日前对市区绿化带内土壤进行清理,防止绿化带内高出道牙石的积土雨后溢出污染路面。市区(县)建立调度平台,对空气质量异常情况和大气污染行为早发现、早调度、早查处、早反馈,第一时间解决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定时抽查,即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指挥部办公室对三大电厂及兰石化对照环保公示牌随时进厂抽查企业生产运行情况及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同时由市环保局协调省环境监察局组成专业巡检队伍,对重点企业生产工况、环保设施运行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防止企业伪造工况和环保设施运行数据。
二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负责,制定重点监控点位周边交通疏导方案,对重点部位实行最严格的交通管制,科学合理疏导交通,最大限度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二是严管削(移)山造地扬尘。世卫组织新模型体现了各国详细的环境空气污染相关数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联合国9月27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27日表示,该组织一种新的空气质量模型表明,世界上92%的人口生活在空气质量水平低于世卫组织限值的地区。空气污染导致死亡的案例有90%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其中有三分之二在西太平洋区域和东南亚地区,包括心血管病、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等均是非传染性疾病,但却构成空气污染死因的94%。另外,森林大火、沙尘暴等自然污染也威胁着空气质量。
模型结果有关信息(包括PM2.5、PM10和PM2.5含量值数据)可通过互动式地图展现。同时也强调社区和个人可采取的措施,例如停止焚烧废物、推广绿地、鼓励步行和骑自行车等。
该模型由世卫组织与英国巴斯大学合作开发,所依据的数据源自卫星测量、大气输送模型以及覆盖3000多个城乡地点的地面站监测器。PM2.5包括硫酸盐、硝酸盐和黑碳等污染物,它们能深入到肺部和心血管系统,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长期以来,由于受产业结构限制,环保难题一直与山西经济发展如影随形,虽然治污政策不断出台,环保部门倾力施为,但就效果而言,雷声大、雨点小往往是常见结果,很多环境问题无法根本扭转。环保督察在我省还会继续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雷声大、雨点小的环保现象将成过往,雷霆过后,必将是锦绣河山。
一次针对两个市的环保督察,问责223人,仅仅是这一数字,就足以使人对山西环保新政的力度感到震撼。很多人并不知道,山西是全国最早提出环保一票否决制的省份,但这一政策并未得以真正落地。这就意味着,做不好环保,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就会挨板子丢帽子进局子。事实上,从顶层设计层面对环保一票否决制的落地作出了机制保障。
前不久,我省连续出台《山西省环境保护督察实施方案(试行)》《山西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关于全省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的通知》等重要文件,从机制层面对环保工作进行了突破性改革,其中,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便是改革的核心内容。近日,欣闻晋城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晋城市环境保护督察实施方案(试行)》,切实落实地方党委、政府以及重点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加快解决当地突出环境问题。
此次新政甫立,便能掷地有声,究竟原因何在?道理很简单,那就是环保新政使责任主体发生了改变,由过去环保部门单打独斗,转变为上级党委、政府对下级党委、政府进行督察,督察层面、督察对象、督察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督察到自察,应该说,省督察组的进驻,让我们看到了满意的阶段性成果,而撤出之后,我们更加欣喜地看到,一种自觉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
对于很多动物种类和人类来说,禾本科植物是食物。目前,小麦和水稻为人类提供了所消耗全部卡路里的一半。虽然研究并未预测全球粮食供应可能会因此出现何种状况,但论文作者警告说,后果可能会令人不安。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人员John Wiens领导的团队在论文中写道:这会带来很多令人不安的影响,对于全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福祉来说都是如此。这表明,很多物种和当地种群可能面临灭绝。这项展望至2070年的最新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发生的速度要比禾本科植物的适应能力快上千倍。
研究还发现,预测的气候变化速度比禾本科植物适应新生境的预估速度快5000倍。面对快速的气候变化,如果限定在特定小生境中的物种移至另一个条件更加适合的地区,或者进化到能适应被改变的周边环境,它们便能存活下来。
一项日前发表于《生物学快报》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会很快威胁到包括小麦、水稻等主要食物在内的禾本科植物。Wiens团队认为,进化适应似乎对驯化物种来说尤其不可能。
小麦、水稻、玉米、黑麦、大麦和高粱都是可以食用的禾本科植物,并且能产生营养丰富的谷物。对于很多禾本科植物来说,由于种子扩散受到限制以及山地或人类居住区等障碍存在,移至更加有利的地理位置无法成为一种选择。
我们发现,禾本科植物在过去面临的气候小生境的变化速度要比预测的未来气候变化速度慢很多。与此同时,即便是当地种群出现衰退,也可能对一些人口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在全球很多地方以及整个历史上,小麦或水稻歉收曾导致大范围饥荒。最新研究分析了236种禾本科植物适应新的气候小生境(它们赖以生存的当地环境)的能力。
禾本科植物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尤其是水稻、小麦和玉米一项日前发表于《生物学快报》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会很快威胁到包括小麦、水稻等主要食物在内的禾本科植物。
目前,小麦和水稻为人类提供了所消耗全部卡路里的一半。对于很多动物种类和人类来说,禾本科植物是食物。
这表明,很多物种和当地种群可能面临灭绝。虽然研究并未预测全球粮食供应可能会因此出现何种状况,但论文作者警告说,后果可能会令人不安。
最新研究分析了236种禾本科植物适应新的气候小生境(它们赖以生存的当地环境)的能力。在全球很多地方以及整个历史上,小麦或水稻歉收曾导致大范围饥荒。小麦、水稻、玉米、黑麦、大麦和高粱都是可以食用的禾本科植物,并且能产生营养丰富的谷物。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人员John Wiens领导的团队在论文中写道:这会带来很多令人不安的影响,对于全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福祉来说都是如此。
与此同时,即便是当地种群出现衰退,也可能对一些人口产生毁灭性的影响。这项展望至2070年的最新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发生的速度要比禾本科植物的适应能力快上千倍。
禾本科植物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尤其是水稻、小麦和玉米。我们发现,禾本科植物在过去面临的气候小生境的变化速度要比预测的未来气候变化速度慢很多。
研究还发现,预测的气候变化速度比禾本科植物适应新生境的预估速度快5000倍。面对快速的气候变化,如果限定在特定小生境中的物种移至另一个条件更加适合的地区,或者进化到能适应被改变的周边环境,它们便能存活下来。